善业泥,亦称善业佛、脱佛、脱塔,是用模具压印泥团制成的一种小型佛像,其俗源自古代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北方地区,唐朝时臻至鼎盛,因出土的唐代佛砖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而得名。
【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
善业”是指个人的积善行为,佛教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积累善业,增长福德资粮,获得无上圣果,达到涅槃境界;“真如”,意为事物的真实状况、真实性质;“妙色身”是指佛所具有的种种祥瑞特征。所以此类压制而成的佛像也就被称为“善业泥佛像”。它是将和好的泥土压印在木模或铜模上,取出阴干后,再经过低温烧造而成。善业泥像一般较小,制作简便。
擦擦模具
博物馆收藏的善业泥佛像模具,总长13cm,其中柄长10cm,模具头部高9.5cm,宽6.5cm,为纯铜打造,与柄成一定的斜度,柄为木制。佛像雕刻清晰,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智慧剑,右肩袒露,飘带搭在肩部于腋下轻盈的飘出并散于两边,面带慈祥的微笑,戴佛冠,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整个模具保存完整。
【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
善业泥的缘起
玄奘《大唐西域记》载:“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佛塔),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积,建大窣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通过实物和文献得知,唐朝的善业泥佛像是高僧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仿效印度作法,藉为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祈福之机,在都城长安制造的一种佛像形式。
[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
还有另一个名字
结 束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