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是一种古陶器,用于蒸煮食物,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三个肥大形似布袋(也有人说形似牛乳房)的足,袋足可扩大受热面积,将食物更快地煮熟。作为陶器类型,鬲不是最早的。鬲的形体要比盆、罐之类复杂,因而出现得相对较晚。鬲大约起源于彩陶之后,距今约四千多年。
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商)双耳三足陶鬲】高:13厘米,腹径13厘米,敞口直径9厘米。夹砂红陶。三个袋状足,两侧对称桥型耳。器物完整,上面有明显的火烧痕迹,据专家说,此鬲应为生活实用器。【三足陶鬲】:高14厘米,腹径14厘米,敞口11厘米。器物完整,有绳纹,火烧痕迹更为明显。
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已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期消失。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
鬲(拼音:lì、gé)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 。象形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口圆、三足中空的器具 。鬲作为一种中国古代煮饭用的炊器读作lì,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陶鬲,商周时期陶鬲与青铜鬲并存。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鬲又读gé,古时用于国名,又音近通"膈""隔"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