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中鼻祖|汉代黄鼬博山炉

乌啼隐杨花,


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
 
双烟一气凌紫嫣。
 
        ——李白《杨叛儿》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以汉代最为常见。常见的博山炉为青铜和陶瓷,铜制博山炉大多为皇室贵族所用,而陶瓷是前者的替代品。



图片


黄鼬博山炉

年代:汉

华岩佛教博物馆藏品



华岩佛教博物馆馆藏珍品:汉代黄鼬博山炉。

博山炉通高19.5cm,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炉盖7cm、炉身5cm、炉柄5cm、炉盘2.5cm;底盘直径13cm。博山炉整体呈豆形,保存完整,只有底盘的边缘有少许磨损痕迹。该炉风格浑厚硬朗,炉身施黄釉,底盘外圈保留陶本色。炉盖状如山峦,山形重叠,上面镂雕峰峦、云气、人物及异禽珍兽。在山形重叠之间留有隐蔽的烟孔,细细的炉柄既便于挪拿,又阻隔了炉内高温向下的传导,炉底的陶盘,可注入兰汤。



图片

炉体细分

博山炉盖

图片




博山炉的前世今生

BOWUGUAN


上古时期,博山炉出现之前,熏香的习惯就已经形成。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先民们偏好带有特殊香气的植物,认为它们不仅有驱蚊蝇的功效,甚至可以避邪祟,并逐渐演变形成早期的熏香文化。

 

博山炉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


图片




汉代画像砖


博山炉的设计,是由山峦层层交叠而成。炉盖经过特殊设计既高又尖,上面镂雕峰峦、云气,象征‘三座仙山’的意境,它并不像一般的香炉,香烟是直接向上,它的出烟孔多开在曲折隐蔽之处,利用山势的层层交叠,平视时不见其孔隙,熏烟之时烟会环绕在香炉盖的周围,形成像山岚的形状,之后再袅袅上升,如同仙境的感觉。而这,也形成了赏香的另一种境界:观烟。博山炉底的陶盘,可注入兰汤,使炉中飘出的香烟先游于水面,与兰汤交融,二气相和,似海中仙山。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