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神韵 | 化石里的昆虫微痕

微信截图_20250320182410

虫化石是古生物化石中的一种,主要是昆虫和其他小型节肢动物在沉积物中死后被保存下来的化石。虫化石对于研究古生物、古生态和地质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640

蚯蚓蠕虫化石


▲华岩地藏院古生物化石馆  蚯蚓蠕虫化石

年代:‌‌寒武纪

地区:云南


寒武纪时期环节动物的生态多样性远超此前认知,挑战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仅代表生物快速起源”的传统观点。科学家在古生代海洋沉积层中发现了它,一种距今约4亿年的蠕虫化石,被认为是现代蚯蚓和水蛭的祖先 。

你不要看它小小的就躺在那一片黄沙之中,实际等它成年后体型庞大,体长可达1米,远超现代蚯蚓。巨型蠕虫口器长度达1厘米,为同类蠕虫中最大,可能用于捕食或挖掘 ,它们的巨型体型和发达口器暗示其在古生代海洋中可能占据顶级捕食者或底栖生态改造者的角色。



11

昆虫化石


▲华岩地藏院古生物化石馆  昆虫化石

年代:‌‌侏罗纪

地区:辽宁

此类昆虫化石多保存在细粒沉积岩中,体节、触角等软体结构因快速埋藏和矿化作用得以留存,为研究早期昆虫类动物形态提供了罕见证据。


12

蜜蜂昆虫化石


▲华岩地藏院古生物化石馆  蜜蜂昆虫化石

年代:‌‌侏罗纪

地区:辽宁


虫化石的形成过程非常特殊,需要一系列的自然条件协同作用。首先,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死亡,并被沉积物迅速覆盖,以避免其遗体被分解或破坏。然后,这些沉积物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如压实和胶结,以逐渐转化为岩石,同时保存昆虫遗体的形态和结构。通过分析虫化石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推断出古代生态环境的特征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