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神韵 | 镜眼虫的“超级复眼”

镜眼虫(学名:Phacops)是一种已灭绝的三叶虫,属于镜眼虫科(Phacopidae),生活于古生代的奥陶纪至泥盆纪(约4.8亿至3.6亿年前)。体长通常2-5厘米,身体分为头甲、胸节和尾甲。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发达的大型复眼,由许多独立的小眼(透镜状结构)组成,具有类似“镜面”的反射结构,以增强深海环境中的感光能力,因此得名“镜眼虫’


11

镜眼虫化石

▲华岩地藏院古生物化石馆  镜眼虫化石

年代:‌‌泥盆纪

地区:新疆


镜眼虫化石头甲宽大,具有明显的颊刺和隆起的颊部。胸部分为11节,活体的时候尾甲呈半圆形。由于镜眼虫的外骨骼由方解石构成,所以容易形成化石,常见于页岩、灰岩或泥岩中。部分化石呈现卷曲的防御姿态(类似球状),这是三叶虫受到威胁时的典型反应,馆藏此标本看来舒畅自如,说明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刹那就来临.....。


12


其貌不扬的镜眼虫颇似一种戴着头盔的小战士:数亿年前曾在海洋中游动,却隐藏着一个不同寻常的秘密—拥有动物世界中罕见的“超级复眼”!近年来的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如显微CT)揭示了镜眼虫眼睛内部的精细结构,它们的每只眼睛(左眼和右眼)都有数百个晶状体,晶状体直径接近1毫米,是现代节肢动物复眼晶状体的数千倍,因此镜眼虫的每只眼睛都是超复眼,每只复眼还多达200多个晶状体,镜眼虫的复眼结构在化石中常保存完好,成为研究古生物视觉演化的重要材料。




13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