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 古籍修复公益活动纪实‌

5.18华岩佛教博物馆古籍修复公益体验活动纪实

11

2025年5月18日‌,今天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强调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创新方式推动公众教育与学术研究。

值此之际,华岩寺携同‌华岩佛教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古籍修复公益体验”‌,邀请广大市民、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同走进古籍修复的世界,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探寻典籍背后的千年智慧。


古籍,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明的载体。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张老化、虫蛀、水渍、霉变等问题使得大量珍贵典籍面临损毁的风险。‌古籍修复‌,便是让这些“病痛缠身”的典籍重获新生的关键技艺。

在我国,古籍修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技艺融合了传统造纸、装帧、书画修复等多门绝学,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华岩佛教博物馆就珍藏了大量古籍经典、历史文献,其中不少古籍因年代久远亟需修复保护。此次公益体验活动,不仅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


15

16


此次活动为什么值得参与?‌

‌1. 触摸真实的历史:‌不同于隔着玻璃柜观赏,这次你可以‌亲手触碰‌数百年前的纸张与墨迹,感受时光的痕迹。


‌2. 掌握一门濒危技艺:‌古籍修复师全国不足千人,通过体验,或许能激发你对传统技艺的热爱,甚至成为未来的传承者。


‌3. 培养专注力与耐心:‌修复一本古籍往往需数月甚至数年,体验过程中,你将学会‌慢下来‌,体会“工匠精神”的真谛。


‌4.助力文化保护:‌华岩佛教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佛教文献的整理与修复。近年来,已成功修复数千册古籍善本,您的参与,是对古籍修复事业的关注与支持,让更多人意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11

活动步骤‌

13:00-13:30 签到入场

13:30-14:00 古籍修复讲座+修复技艺展示

14:00-14:30 分组实践体验

14:30-16:30 实践操作

16:30-17:00 成果展示


12

活动盛况

华岩寺弘法楼般若讲堂门前早已排起长队。来自重庆各区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古籍修复爱好者等近百名参与者,怀揣着对古籍修复的好奇与敬意,等待着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



13

活动亮点‌

博物馆特别布置的古籍修复体验区内,整齐摆放着80套专业修复工具:毛笔、镊子、喷壶、宣纸、特制糨糊...每一件都散发着传统文化的韵味。般若讲堂庄严肃穆,更增添了此次文物古籍修复活动的仪式感。

专家开讲

下午1:30,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今天我们面前的每一张纸,都可能是几百年前某位古人一笔一划抄写而成。修复它们,就是在与先祖对话。"

博物馆古籍修复专业指导老师现场展示了三种典型古籍病害:

虫蛀:如同星空的孔洞

酸化:发黄脆弱的书页

霉变:黑色斑点蔓延

"修复不是让古籍'返老还童',而是延缓衰老,保留岁月痕迹。"修复指导老师强调着修复伦理,同时演示了"补纸选配"的诀窍。

沉浸式的体验一把后,好多参与者感叹到:“今天终于能亲手修复一页古籍,算是圆梦啦!”博物馆想让年轻一代人知道:除了手机游戏,世界上还有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活动后续延伸

1.长期招募有志于古籍保护的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

‌2.无法到场的观众可关注华岩佛教博物馆公众号、华岩佛教博物馆视频号收看活动现场直播回放。

3.‌后续活动安排‌策划中......


11

夕阳西下,当最后一位参与者依依不舍地交还修复工具,全体华岩佛教博物馆馆的工作人员都欣慰地说:"今天我们看到了有这么多普通人愿意静下心来守护文明,这就是国际博物馆日最美好的意义。"据悉,本次活动共修复古籍残页70张,最有价值的就是在每个人心中种下了文化保护的种子。“片纸千秋续,妙手万古存",古籍修复这项非遗技艺,正通过这样的形式焕发新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