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闻思班 | 第5讲:作务即修心‌

11


5月13日,华岩佛教博物馆义务讲解员《佛教基础系列培训》开课第5讲!

看似平凡的劳作,在佛门中被称为"出坡作务",是修行的重要法门。现代人常将修行误解为远离尘世的闭关打坐,殊不知真正的修行恰始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

持戒是修行的基石,而作务恰是持戒的实践场。


12

佛教中的作务与修行‌

佛教的修行不仅限于诵经、打坐等传统形式,‌作务‌(日常劳作)同样是重要的修行法门。从扫地、煮饭到农耕、建筑,作务既是维持寺院生活的必要活动,也是培养正念、破除我执的实践途径。能安法师从佛学理论、修行方法及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解析作务与修行的关系。



13


‌一、作务的佛学理论基础‌:作务即修心‌

1.禅宗强调“本心即佛”,认为众生的日常行为皆是佛性的显现。作务时若能保持觉知,扫地的动作、劈柴的专注,无不是对自心的观照‌。

2.作务中的疲惫、枯燥看似是障碍,实为修行的契机。

3.作务需遵守寺院规约,体现“不偷盗”“不妄语”等戒律精神‌,劳作时专注当下。


14


15

‌二、作务的修行方法‌:正念作务‌

1‌.将日常劳作转化为禅修。

‌2.集体协作来破除我执‌。


‌三、现代意义:作务即生活禅‌

1‌.培养慈悲与责任感‌

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主张“以服务代替修行”,通过作务关怀社会,体现菩萨道的利他精神‌。

2‌.应对浮躁的安心之道‌


16
此讲最后一篇,下期继续

17


佛教的作务修行,本质是‌借事炼心‌——在扫地中扫除妄念,在劈柴时斩断烦恼。修行不在远方,而在当下的举手投足间。生活本来便是最生动的菩提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