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知识 | 什么是佛教的修持-2

华岩寺关于佛教的修持遵从“人间佛教”思想,倡行“华岩家风”——“菩提心为依怙,以修持为核心,以教育为特色,以文化为契机,以弘法为本怀,以慈善为方便”,开展的系列周末禅修营、传统文化、非遗体验活动之类,就属善众或佛学爱好者参加的修持活动,今日再介绍余下部分。


11

华岩寺僧众-参学




持午 : 即过午不食。佛界认为,修行中少食有助精进用功一般认为,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持午”,但不可标格道午不食。“八关斋”中“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非时,指午后至日清晨;过午不食,即持斋。




参学 : 又称参访,即到其他丛林道场参访学习,一处住三至五年,再换一个地方住三、五年,然后再换一个地方。如此经过一、十年后即为老参。凡不经过参学,被称为新参。外参学,必须得到师父的同意,到了参学道场,应先至大殿礼佛,然后至客堂会见知客师,呈递自己的资料,说明自己的愿望,预定停留时间(一期、半年,或一年、二年)或愿意为常住做些什么服务,亦即请求派职事。


12

华岩寺僧众-经行



13

华岩寺大雄宝殿-普说


化冬:丛林每到秋天,寺院僧众开始拜访,把平安符送到善信家中,回以一碗米,称为化冬。


普说:学僧单独向师父请法称独参,于丈室或法堂为大众说法,即普说。


小参:个别请求和尚慈悲开示教诲。


普参:类似座谈会。


经行:饭后散步,可以在佛堂绕佛,或在斋堂,或庭院或林间小径,速度由慢渐快,或自行调整均可。


跑香:禅堂行香,旨在运动筋骨,调和身心。



14

华岩寺百年老禅堂-跑香



行脚:四处参访问道求法。古时以步行为主,有“行脚僧”之说。


苦行:从事劳动性的工作,如打扫厕所、看管山林、夜巡、行堂、典座等。


密行:个人的修持法门,不对外人宣说张扬。


共修 : 大众一起修行,如参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禁语 : 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时、一日、一区的禁语,体验无声世界的宁静。


朝山 : 三步一拜或朝礼寺院称为朝山。


打七 : 分禅七、佛七,有克期取证的目的。如果时间不许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念佛。


止静 : 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不得出声扰众,不得随意出人。止静可以达到涤尘净虑、自我省思的目的。


15

华岩寺僧众-行脚


此外,早上起床,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诵念《般若心经》一卷,或诵读《祈愿文》;晚上拜佛、诵经、打坐,依家庭环境、时间而定;修行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持之有恒。平日生活中,随喜持诵佛号,如观音圣号,或持大明神咒 ; 吃饭时,称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称念”或“五观想”,以及小小布施、随口赞叹、与人为善、做事认真等,均属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