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桥践初心 扎根中华显担当——道坚法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宗教中国化重要讲话心得

111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重要讲话,结合重庆华岩寺统筹开展文化建设、僧才培养与公益服务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本土宗教场所如何以文化为核心抓手,将“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宗教中国化在重庆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各宗教只有始终扎根中华大地、浸润中华文化,才能健康传承”,这一论述在重庆华岩寺的文化实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华岩寺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佛教精髓”为目标,构建起全方位的文化保护与传播体系:其打造的佛教博物馆、佛教艺术馆,系统陈列佛教文物与艺术精品,让观众在参观中体悟佛教与中华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针对佛教非遗,寺内不仅开展技艺传承与展示活动,更将非遗元素融入道场仪式与日常活动,让传统技艺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生;在佛教遗址考察方面,华岩寺组织团队深入挖掘本土佛教历史遗存,梳理重庆地区佛教发展脉络,为研究佛教中国化地方实践提供一手资料;面对佛教古籍与贝叶经这一“文化瑰宝”,寺内成立专门团队开展整理、修复与数字化保护工作,既守护了珍贵文献,更通过学术研究与成果分享,让古籍中的智慧与当代社会相衔接。这些举措环环相扣,既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宗教场景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更让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增强了信教群众与社会大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在“激发宗教界主动作为、自我变革”与“服务社会和谐”的实践中,华岩寺同样以统筹思维整合资源,将僧才培养与公益服务融入宗教中国化进程。一方面,华岩寺依托重庆佛学院的教学力量,以“爱国爱教、学修并重”为原则,在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爱国主义教育,既培养了懂文化、守规矩、有担当的僧才,更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文化保护、遗址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宗教中国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华岩寺以华岩文教基金会为载体,将文化传承与公益服务相结合——在“华岩助学圆梦”等项目中,不仅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更通过赠送传统文化书籍、开展文化体验活动,让受助者在接受帮扶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种“文化+教育+公益”的统筹模式,既彰显了佛教“护国利民”的传统,更让宗教界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庆华岩寺的实践充分证明,推进宗教中国化,文化是核心纽带,统筹是关键方法。作为基层学习者,我将以华岩寺的实践为参照,更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积极传播宗教中国化的生动案例,为推动宗教和顺、民族和睦、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