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佛山者,渝州胜境,自古传为燃灯古佛应化道场。峰峦接汉,林壑藏真,历代梵刹林立,实西南佛宗渊薮。
清凉顶下凤凰寺,金佛山五大名刹之一,昔附金佛寺为分支,与铁瓦、莲花、西来诸寺并称。地踞奥区,海拔两千余仞,隐于茂林修竹间。群山环峙,古木参云,方竹凝翠,境极清幽。东瞰南天门,南抵明佛洞,西达老梯子,北接古佛洞。寺前古杉,百年前方丈焕然手植,虬枝蟠曲;其下有井,水甘洌,产鲵鱼,即《山海经》所载"状如鲇,四足,声如婴儿"者,灵异可睹。
《县志》载,寺创于明,遭回禄后,民国六年,重庆华岩寺僧焕然与古佛洞断爪和尚募资重建。昔焕然营寺,多有神异:求梁木,焚香祝祷,翌日林中叶上香沾之木,恰合殿需,凡四十九株;运石材,师以断绳结套,亲坐其上,巨石轻滑如流,众皆惊叹。其德业崇闳,道风远播,衲子依止,信众邀讲,广结法缘。
金佛山自古为骚人重,清代袁蔼如《金佛晚霞》咏"异峰泛滟疑金佛,轻雾飘零送梵音",空灵可感;明代敏树如相《游南川金佛山》云"古佛当年应迹来,南川瑞霭曙光开",见佛缘之深。民国陈尔锡《九日游凤凰寺》诗曰"云山秀起东台凤,树色青笼南浦烟",彼时文人多至斯寺,清景佛缘引骚人赋咏,添人文之韵。
寺成,木瓦构之,平檐翘角,三殿两天井,周筑高墙。数百年来香火鼎盛,钟磬梵呗彻云。民国间,国民党空军设气象站于此,添一段异缘。
寺名播四方,然屡经沧桑,三遭回禄:民国初年雷击,焕然、断爪葺之;一九五六年,农场干部宿寺焚火,延烧三日,仅存山门及厢房一角;七十年代,头渡乡设炸药厂引火,余烬皆尽,鞠为茂草。
七十年代初,金佛山启旅游兴。一九七七年,景区管委会筑简易殿堂,无僧管理,渐倾圮,香火遂绝。
二零一一年秋,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感佛迹湮没,杖策登山寻考遗址,先葺金佛寺,复以凤凰寺为要,捐资重建。寺成,砖木构四合院,大殿歇山斗拱,飞檐翘角,庄严复现。二零一三年开光,香火复燃。然地高多风霜,岁久渐损。住持释德殊立"翻新+改建+扩建"策,启工改建。
二零一七年重建大雄宝殿,两层构,飞檐翘角,彩绘精丽,佛像重贴金身。二零二四年全面兴工,修厢房,覆瓦甍,新山门,饰金佛,补损刷漆,内外整饬。又建僧人居士楼,改入寺通道及照壁,设水车、十二生肖、九龙版图,意巧涵深。二零二五年春告竣,嵌金佛山数十古寺石碑于山门两侧,彰佛教源流,如《洛阳伽蓝记》载古刹碑刻遗意,文献足征。
经此兴葺,寺貌一新,庄严宏阔,晨钟暮鼓传林谷,香火再盛,僧俗常住,法席重兴。
释德殊自二零一零年参与重建,二零一三年任住持至今。十五载坚守,沥血经营,不避寒暑。又广搜金佛山古寺碑刻,为佛文化研究献珍材,功比范成大搜辑吴地碑刻,嘉惠后学。
道坚大和尚雅正
陈渊撰文
德殊法师鉴刻
公元二零二五年七月△日(乙巳岁六月△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