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10月29日正逢重阳,九月初九也是摩利支天菩萨圣诞(佛教护法菩萨)。华岩佛教博物馆《佛教基础系列培训》秋季学期来到第5讲!

闻思班的梵钟声响起,唯识的智慧在课堂中苏醒。当您驻足在博物馆的佛像前,可曾想过“佛法僧”三宝之名背后,藏着怎样的生命真相?本次讲座,我们将以《百法明门论》为舟,唯识为舵,禅修为桨,驶向三宝的深层义理。

一、佛法僧:唯识视角下的三宝新解
1. 佛:觉性本然的破除我执
破执:佛非外在神明,而是破除“我执”的觉悟者。如《百法明门论》所言,众生执著“人我”与“法我”,将五蕴假合视为真实自我。
2. 法:缘起性空的百法实相
分析:一切法无自性,从缘而起。博物馆的文物、您的思绪,皆是心识所现的“法尘”。
3. 僧:修行的烦恼对治
修证:僧团是破除“烦恼心所”的共修道场。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需通过禅修“截断妄想之流”。

二、在实践中体证三宝
1. 破除分别我执 2. 体悟缘起性空 3. 烦恼即菩提
三、三宝在日常修行中
佛在您观照妄念的觉醒中;法在您体悟缘起的智慧中;僧在您与众生共修的和合中。


愿您在博物馆的静谧课堂中,以唯识为眼,禅修为足,步步迈向觉悟的彼岸。
 
				